“这下好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8月26日傍晚,金湾区平沙镇平塘大街47号1单元楼下,两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居民刘阿姨仰头望着即将亮起的路灯,脸上漾开笑容。当晚,平沙镇立新社区党群服务中


“这下好了,杂草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香山心巷”
8月26日傍晚,夜访金湾区平沙镇平塘大街47号1单元楼下,丨变两盏崭新的身暖社区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居民刘阿姨仰头望着即将亮起的立新亮路灯,脸上漾开笑容。杂草路
当晚,香山心巷平沙镇立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夜访一场“香山夜访”正在进行。丨变金湾区信访局副局长李素双、身暖社区立新社区党委副书记梁锦辉、立新亮社区网格员黄毅雄和居民代表围坐一堂,杂草路畅谈着平塘大街47号一个月来的香山心巷变化。
“我以前都不敢让小孩晚上下楼玩。夜访”刘阿姨指着手机里的照片说,“以前楼下杂草长得比人都高,榕树长在挡土墙上,蚊虫多得吓人,还担心有蛇鼠出没。我们这栋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问题还不少。”
平塘大街一带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周边居民楼、商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建设时间久远,近年来存在路面坑洼、青苔滋生、杂草丛生、照明不足等问题,对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7月29日,刘阿姨向夜访干部反映了这一问题。“没想到反应这么快!”她竖起大拇指点赞,“8月2日就有五六名工作人员带着铲子和锄头来清理了,清理得非常干净。”
黄毅雄解释了选择人工除草的原因:“草都长在石缝里,用除草机治标不治本。人工拔草才能除根,以防后患。”他接着说,清理完成后,网格员会定期巡视,“这栋楼的角落以前环境脏乱差,一些居民会随手扔垃圾。现在杂草清除了,我们不定时回访,发现散落的垃圾就及时清理,避免再次变成脏乱差的地方。”
除了清理杂草外,照明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立新社区老年人较多,没有路灯晚上出行很不方便。“刘阿姨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发动网格员摸排了其他片区。”梁锦辉介绍,“这次立新社区一共采购了5盏太阳能灯,为四个网格片区安装路灯。选择太阳能灯既节能、安装方便,也省去了电费分摊的麻烦。”
据了解,本次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惠及20户居民和11间商铺。在夜访现场,李素双与居民深入交流问题解决方案,详细了解处理过程,听取居民意见反馈。
在交流中,刘阿姨还反馈了暗渠破损的问题:“建议加强巡查,及时修复破损的暗渠盖板,防止蛇蚁隐患。”李素双仔细记录下刘阿姨的建议,当场回应道:“阿姨您心真细,这个隐患我们确实要重视。我们回去就立即把这个问题纳入台账,明天就协调相关部门来现场勘查,马上落实整改。”
据了解,刘阿姨是当年从广州过来支持农场建设的知青,留下来建设平沙。李素双特别赞赏刘阿姨的热心肠:“希望您继续发挥余热,带动更多人支持社区建设。”她表示,这次解决平塘大街47号的环境问题,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化解在当地。
“今后我们要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洁净、优美的环境成为社区常态。”梁锦辉说道。
夜幕降临,新装的路灯准时亮起,柔和的灯光洒在整洁的巷道里。居民们聚在灯下闲聊,孩子们在光亮处玩耍,曾经让人绕道而走的“烦心地”,如今成了邻里交流的“暖心巷”。
在平塘大街47号新装的路灯下,基层治理的温度和灯光一同温暖人心。一把锄头除去的不仅是杂草,更是居民积压心头的烦恼;一盏路灯照亮的不仅是小巷,更是通往民心的道路。“香山夜访”将办公室“搬”到群众身边,促膝长谈听取民声,立行立改化解民忧,这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作风,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