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起落间,刚柔并济是客都正义的回响;案卷翻动处,是卫士为民的担当。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曾园芳从事一线审判工作13年来,风采法院副庭法答主审参审民商事、录⑧刑事案件2800多件,丨梅服判息诉率97%,州市中级先后荣获“全国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成绩突出个人”“梅州平安卫士”等荣誉。人民 “绣花功”啃下税案硬骨头
“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园芳骨头。”这是把写同事们对曾园芳的评价。
2023年,进司卷曾园芳承办了一起广东省内罕见的刚柔并济生产型企业特大骗取出口退税专案。该案牵涉香港、客都广东、卫士广西、福建多地数十家公司,涉及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经营、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等多项罪名,总涉案金额超10亿元,社会影响较大。
“单据有真有假,查明骗税数额是最大的难题。”为彻底吃透案情,曾园芳一边加急学习税收专业知识,一边对近百册侦查卷宗、海量电子数据展开全面审查。她以“绣花”般的严谨细致,逐页逐项梳理被告人手机信息、资金流向、退税手续等关键性证据,商请税务部门协助核算骗税数额。
历经一年多攻坚,该案一审终获审结,法院依法判处被告罚金合计2895万元,追缴税款和违法所得共计3657万元,成功斩断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非法牟利的黑灰产链。曾园芳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守住了国家税收的“钱袋子”。
“抠细节”不枉不纵办铁案
“我们办的不仅仅是案子,更是别人的人生。”这是曾园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刑事案件无小事,每一个棘手案子审结的背后,都是曾园芳埋首卷宗、反复思量、抽丝剥茧的不懈努力和付出。
在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多次发生肢体冲突,被告方存在打架、纵火、砸车等行为,双方不服一审结果并上诉,矛盾持续升级。
案件争议焦点在于车辆损失鉴定问题:修复还是更换?采用什么工艺?使用进口还是国产零件?实际维修费用要多少?为确保数额认定准确可靠,曾园芳利用下班时间钻研汽车维修知识,多次到各大车行的4S店咨询专业人士,几乎成了半个汽车维修专家,奔波近1个月后,拿出了令双方都信服的意见。
曾园芳趁热打铁,随即组织“背对背”调解,一点点疏导双方情绪,耐心细致的态度得到双方当事人及辩护人的认可。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原告顺利拿到赔偿款,双方均撤回上诉。
曾园芳不仅仅在查清案情上“抠细节”,在处理案件中也善于抓住细节。在一起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因严重烧伤住院,虽神志清醒,但医生判断其在半年内无法出院,案件审理一度停滞。秉持人文关怀和严格遵循司法程序并重的原则,在充分咨询主治医生的专业意见和征得被告人及其家属同意后,曾园芳将庭审“搬”到病房。
庄严的国徽悬挂墙上,简易的桌椅拼成临时法庭,一场特殊的庭审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庭审结束后,被告人愧疚地说:“我因一时冲动酿成大错,自愿认罪认罚。”收到判决书后,被告人服判息诉,正义得以伸张。
“护犊心”助迷途少年新生
“法律有尺度,司法有温度。”作为审理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合议庭的审判长,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曾园芳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挽救罪错未成年人。
16岁的罗某和15岁的张某参与了聚众斗殴,被一审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一年一个月。后来,案件上诉至梅州中院。二审时,曾园芳重点研判二人的成长环境,剖析犯罪原因,当庭进行教育感化,并结合第三方出具的社会调查报告,依法作出改判缓刑的判决。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能一判了之。”庭审结束后,曾园芳带领团队来到罗某和张某所在社区开展判后回访,了解他们在缓刑考验期的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学习一技之长重启人生。
不久后,曾园芳收到家长反馈,张某努力学习电脑维修技术和驾驶技术,罗某已重返校园并顺利毕业。“能挽救一个孩子,并将他引回正道,比我自己拿到任何荣誉都开心。”曾园芳还以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讲师等为契机,经常进入校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守护青少年成长之路。
“每一个案子都要做到‘如我在诉’。”这是曾园芳始终不变的初心。她柔软的肩膀上,牢牢扛起司法为民的重托。
梅州日报记者:李盛华
通讯员:梅法宣
编辑:黄炜明
审核:练海林